日韩两国共同的“利”是朝鲜的军事威胁,维系双方合作的“势”则有赖于美国的安全框架。如今二者皆颓,正所谓“以利相交者,利尽则散;以势相交者,势去则倾”。
既然它的大多数阿拉伯盟友将承认以色列是中东的合法国家,为什么巴基斯坦不能发展与以色列的关系呢?
在制裁的世界里,从来没有一击致命,也就没有坐以待毙。
拼了命闹着脱欧,到头来却换回一个有名无实的协议,不但让自己承受巨大损失,最终还发现自己未能摆脱欧盟的控制。这个协议,该有多窝囊!
在2015年之前的几年,拉美的主要国家都是左翼领导人当政。而如今的拉美政坛,从巴西、阿根廷到智利、哥伦比亚,右翼已经形成气候。
过去由于“白人至上”观念,华裔移民曾饱受歧视和打压,可是现在身为移民的华裔群体,却反对支持移民、坚持宽容主义的特鲁多,这是否一种“近视”?
不能直接挑战宪法的特朗普,可以签署行政令限制或禁止“锚婴儿”和“生育旅游”。相关官司将一直打到最高法院。届时,首席大法官会否倒向自由派?
提前进入竞选模式的特朗普,更可能将延续颠覆美国传统外交的路线。但如果众议院调查、听证密集出现,将使其陷入“程序游击战”,掣肘其总体外交的开展。
“自决”原则的普及,使一系列单一民族国家从俄奥土三大帝国的废墟中崛起,奠定了今天中东和东南欧地区国家、民族分布的新版图。
“毒丸条款”把加、墨锁定在中美贸易战中的美国阵营。在日美今后的贸易谈判中,已与欧盟达成自贸协定的日本如何回应美方类似的“毒丸”计划,影响深远。
硬着头皮守最后一关的阿达也好,难逃“执政原罪”的劳工党也罢,在咄咄逼人且不失政治灵活性的博尔索纳罗面前,恐都难演出“绝地大翻盘”的戏剧性一幕。
在最高法院大法官任命风暴的影响下,11月中期选举中两党均可能在投票率上打破历史纪录。而选情本已岌岌可危的共和党,至少在参院竞争中可以转危为安。
对于一个集结了美国左派媒体、土耳其总统、沙特王室反叛者等高端关系资源,危害到王室政权稳定的“眼中钉”,沙特高层出手的凌厉狠辣,让人不寒而栗。
以色列4架战机空袭拉塔基亚的叙军基地,遭叙方S-200导弹反击。以战机运用雷达干扰,并在撤退途中正好与返航的俄罗斯伊尔-20电子侦察机在空中交错。
当前的“西北风”“阵风”秀,很可能成为法国进一步军事介入印太地区的前兆。我们尤其要关注法印、法澳及法日双边安全合作,特别是海上安全合作的新动向。
胜选的萨利赫,是流亡前总统纳希德的妹夫。尽管他领导的反对派明显亲印度,但萨利赫本人是温和派。他上台后,马国对外关系并不会因此受到颠覆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