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行走在延川县杨家圪坮镇上大木村,满目苍翠,生机勃发,新生的苹果枝头摇曳,村巷整洁干净,动静之间,一幅和美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上大木村把扎实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作为补短板、利长远的基础性工作,持续以“千万工程”为引领,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人居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乡村底色,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村民自治,刷新乡村“颜值”
硬化过的道路干净整洁,改造后的房屋焕然一新,处理过的花栏生机勃发……循着“千万工程”的路子,如今的上大木村,抬头是“画”,入目是“景”。提到村里越来越美的环境,村民高彩琴有着说不完的话:“原来我们村的土路坑坑洼洼的不好走,尤其是下雨以后,后来这几年国家建设新农村,把我们的路面硬化了,还做了绿化,再也不用担心下雨不好出门了。”
美丽环境是乡亲们的心之所向,为了保持环境整洁,上大木村按照就近组织、共同监管、因地制宜的原则,采用了“网格化”管理,村书记以及网格员定期深入网格,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营造了群防群治、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亲情化网格管理’更方便我们对村里的环境进行管理,自己人说话大家也都很愿意配合。现在我们公共区域的卫生,由保洁员分段、定期打扫,户里的卫生由自己来清理,我们队上还成立了一个环境整治小组,每个月进行一次大检查。”村书记刘文明告诉记者。
据了解,近两年,上大木村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开展村容村貌改造提升,全力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先后硬化了28户入户道路,一条3.5km通村公路,为村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还建成无害化水冲卫生厕所28个,污水收集池25个,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提升了群众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创新管理方式,提升乡村“产值”
有“颜值”,更要有“产值”,乡村发展才能生出新活力。随着“千万工程”的持续深化和实施,美丽乡村更是驱动上大木村“美丽经济”勃发。
上大木村海拔高、土层厚、光照长、昼夜温差大,完全符合优质苹果生产七项气象指标,所产苹果个大、皮薄、肉脆、香甜、色泽好、耐储存,独特的优势为苹果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条件。
在上大木村村民刘向前的果园里,刘向前正忙着疏果,只见他剪刀翻飞,一个个次果就从树上掉了下来。“现在进入疏果阶段了,疏果就是提高苹果的商品率,把残次的、果型不正的疏掉,然后提高这个苹果的价值,现在我有果树大概是50亩,今年的收入估计在30万元左右。”刘向前告诉记者。
在上大木村,通过苹果产业走向致富道路的不止刘向前一家,据统计,2022年上大木全村苹果总产量0.45万吨,产值2500万元,人均4.2万元。过去的几年里,上大木村依托优势,不仅通过试点推广“豆菜轮茬”“地布覆膜”等果园管理综合措施,按照果园四季管理技术,邀请果业专家手把手为果农培训。更是引进资金新建冷库,创新打造“苹果展销服务中心”,通过苹果展销服务中心的会客厅、直播间,直播带货等方式带动网络平台销售,让好苹果卖上好价钱。
“近年来,上大木成立了联村党组织和兴瑞农民专业合作社,把杨家圪坮镇的九个苹果产业强村联合起来,使苹果达到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目的,提高了资源整合能力。下一步,上大木村将继续以苹果产业为突破口,在抓管理、强服务、重科技上持续突破,确保苹果产业成为人民群众的摇钱树和致富果。“杨家圪坮镇组织委员高伟伟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