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动县域低碳转型和绿色高质量发展,2024年6月26日,第二届“绿能惠民——县域绿色低碳发展研讨会”在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举行,会议专家解读农村能源革命政策,分享县域分布式能源项目发展经验,并对多元化、可持续惠民的手段和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讨会上,大同市灵丘县副县长钟灵臣介绍了灵丘低碳转型的做法,他指出,灵丘风光资源丰富,县政府立足城市发展定位,统筹规划设计,把绿色作为宜居城市的主色调、把低碳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加大建设力度、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聚焦“大数据+新能源”两大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已成为灵丘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表示,绿能惠民的核心在于惠民机制的设计和创新,亟须探索电网、新能源开发企业、本地居民及村集体共同投入、共享收益的机制,不断丰富惠民手段和方式,为更多的县域居民带来更多实惠,赢得对绿色转型的更大支持,唯有如此,县域的绿色转型才能可持续,低碳转型也才能持久成效。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刘晓龙博士就农村能源革命政策及试点县的推进情况进行主旨发言。他指出,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清洁能源发展和乡村现代能源体系构建,已在全国多个地方开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以期形成可推广和可复制的模式。我国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经济性越来越好、应用场景很多,应结合我国农村不同地区的气候气象条件、能源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及能源消费现状等区域特征,因地制宜建设分布式低碳能源网络,改造提升农村电网建设水平。要将能源“身边取”和“远方来”相结合,特别要着重发展“身边取“,分布式与集中式相结合。
在专题讨论环节,各位与会嘉宾围绕“县域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县域低成本可再生能源供热”两大主题内容展开深入研讨。最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学术委员会主任、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委会秘书长王清勤对本次会议做了总结发言。他强调,绿色能源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国家双碳战略实施的1+N政策体系已基本建成,但在县域实施层面还需要更多更细致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专题研究,需要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着眼于碳中和,引导县域低能耗技术的应用,推动绿色能源产业与当地产业融合发展。
本届研讨会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联合举办,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灵丘县相关委办局等单位的50多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