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祁县城赵镇,有一个如诗如画的村庄——修善村。这里绿水青山、村美人和,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等多项荣誉,在全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浪潮中熠熠生辉。
近年来,修善村以党建为引领,为乡村治理装上动力强劲的“火车头”。通过“一揽子”联席会议,用“聚、议、定、督”凝心共治。村“两委”班子成员、村监委会成员、后备干部、网格员、财务人员、各小组组长等齐聚一堂,共谈治理、审批财务、通报党务村务大事,检视工作落实成效……“村里大事小情公开透明,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决策失误,明晰了工作进度、目标任务,也为化解矛盾、推进村民民主共治搭建了‘红色平台’。”修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段续斌说。
同时,该村实行党员“红色积分”和村民“积分银行”,探索实践基层治理新模式,以量化考评激发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以“红色积分”量化党员考评,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社会实践、服务群众等活动都体现在积分上,破解了党员管理定性不定量的问题;而村民的善行孝义则可通过量化赋分的形式,在“善存积分银行”进行生活日用品兑换。两种积分“积”出了乡村治理从上到下、由内到外的积极性,“兑”出了修善村共治自治新气象。
法治为村民自治保驾护航。司法、民警、网格员入村走访,当好“收集员”,及时发现并化解矛盾纠纷。矛盾调解委员会每半月开展排查化解会议,邀请法律援助律师和“法律明白人”共同解决问题。此外,开展“四进家门”活动及以案释法普法讲座,让法治在村民心中扎根,多年来修善村无刑事治安案件等发生。
作为中国善文化发源地,修善村注重传统文化挖掘传承。修建汉代名相王允文化公园、善文化广场,绘制主题宣传画。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设立“红黑榜”,让村民懂得说善话、办善事、做善人,也为游客提供舒适“软环境”。
行走在修善村,处处是乡村善治的美丽图景。村党支部书记段续斌信心满满地表示,将进一步深化“自治+法治+德治”治理模式,让“善治”成就美丽修善,真真切切让群众受益。
(王永生 范卓 素材来源:晋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