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bar

赵刚云的“三剂良方”

赵刚云的“三剂良方”

统筹/田乐乐 惠智伟

“用最少的药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用最便宜的药解决患者难题、用最贴心的话消除患者顾虑。”

8月16日,赵刚云手捧着2023—2024年度宜川县优秀医师荣誉证书,缓缓地道出了从医四十多年的“秘方”。

用最少的药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是学医路上的“开篇课”,也是治病的“首剂药方”

“医德是第一位,治病救人是积德行善的事……”虽已时隔多年,但老师的谆谆教导仍在赵刚云耳畔回荡。还记得1982年刚刚进入延安大学医学系,老师便给他上了这深刻的一课,这句话犹如一颗种子,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心中。

75f9caf9d4ed7c2fc33ddc63bc2392e.png

在随后的学医历程中,他一直牢记老师的教诲。课上,他全神贯注地聆听每一个知识点;课下,他积极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特别是在省城医院实习期间,导师给他们讲道:“用大量的药治好患者不是本事,用最少的药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才是真本事。”

这句话让他心底的种子开始发芽,让他对医学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认真观察资深医生的诊断过程,精准分析患者病情病因,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这些前辈们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医德的内涵,让他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有高尚医德的医生的决心。

毕业后,无论是在县城医院工作,还是担任西安市标准工业集团医院院长,他始终坚守着内心的信念,将医德放在首位,以治病救人为己任。

因为他深知,这不仅是老师的期望,更是作为一名医者的神圣使命。

用最便宜的药解决患者难题,是患者的期盼“良药”,也是医者的济世“良方”

在专业医院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更铸就了深厚的专业功底。

但在赵刚云心底,始终感觉“空落落”的,他常常反思,自己所追求的价值是否真正得到了实现。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逐渐萌生,赵刚云毅然辞去了在大城市医院令人羡慕的工作,踏上了回乡的路途,在家乡宜川县城开办了一个小诊所。

213fb1f2a70bdb378550ac8e38f7a70.png

诊所虽小,但面对的病症可不少!头疼脑热、腰酸背疼是家常便饭,跌打损伤、肠胃不适也屡见不鲜……面对诸多的“麻烦病症”,赵刚云不但没有丝毫退缩和抱怨,反而越干越有劲头,因为能够直接面对面为各类病人诊治,仅用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能帮他们消除病痛。

在治疗中,他也深知农村人的不易,所以总是想方设法为他们节省费用,能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能少用的药物尽量少用,这一坚持,就是一生。

从医生涯中,他始终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无论是感冒发烧这样的小毛病,还是较为复杂的慢性疾病,他总能准确诊断,对症下药,用小小的药物帮助患者战胜顽固的疾病,许多患者慕名而来,在他的悉心治疗下恢复健康,满意而归。

用最贴心的话消除患者顾虑,是克服恐惧的“妙药”,也是促进康复的“佳方”

百姓们从远方赶来、纷纷求诊,这让赵刚云倍感欣慰之余增添了些许愁云,由于长时间的久坐,他的身体也慢慢出现了各种毛病,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但即便如此,找他咨询的电话也从未间断过,而他始终用温和的语气、丰富的经验给予最有用的建议。

这一刻,他真正理解了“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真正含义。

当身体好转后,从2022年至今,他又坐诊于宜川丹康医院内儿科,在这里,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专长。

内儿科是一个繁琐的科室,经常面对口齿不清的老人、哭闹不止的孩童,再加上很多病情重复,常常说得口干舌燥。

e5d719a6e48dbf4433f17009764fba5.png

但赵刚云明白,这对于他们来说的常见病,可对于患者而言却是头一遭。

所以面对患者,他总是面带微笑,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细心地诊断病情,用温暖的话语给予安慰和鼓励,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治疗建议,患者出院的时候出院带药写得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用法用量、联系方式、复查时间、注意事项都能让患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不仅如此,赵刚云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踊跃参加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大队,在日间照料中心等场所开展公益活动,从常见病的预防、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多个方面,为居民提供疾病问诊、血压测量、保健咨询等爱心服务,把温暖和关爱送到了居民心中。

“荣誉只代表过去,我将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坚守好本心,竭尽全力为患者解除病痛。”赵刚云觉得,这些年自己只是做了一个医生分内的事,随后他默默地收起荣誉证书,一头扎进为患者的诊断中……(李文振)

 84eb12e5f621d30f11e4b45c6e1f9b6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