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煤电公司增子坊煤矿严格落实集团公司15字30条经营管理措施,从生产、运输、洗选、采样等环节入手,做足煤质管理“大文章”,提高煤质“含金量”,在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赢得了客户信任,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落实煤质管理考核。该矿成立以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煤质管理工作领导组,进一步强化职能监管,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责任,保证煤质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在日常管理中,他们从源头入手抓起,狠抓井下生产、运输、矸石拣选、清渣除废等环节,制定具体的考核细则,形成了矿井、区队、班组、岗位的四级考核机制。对造成煤质隐患事故的责任人,以及出现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按照管理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严格控制采高,防止矸石、杂物混入,降低原煤灰分;对打眼水、漏液、喷雾、工作面涌水等严格控制,降低原煤水分。
提高煤质管理意识。该矿利用广播、微信公众号、牌板、微信工作群等宣传载体,坚持不懈地开展煤质宣传教育,把提高和保证煤炭质量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灌输到每一位职工心中,增强现场作业人员的煤质责任感和规章意识,严控煤炭化验采样,定时在主要运输皮带、煤场采取煤质样本,严格按照煤炭化验流程,对各点采取的样本进行化验、实现动态检测、动态控制,把好煤质管理每一道关口,做到“处处有人抓,时时有人管”,全面提升煤质检测水平,树立“品质就是市场,质量就是效益的”的理念,为实现企业效益最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升煤质业务水平。该矿煤质中心大力实施“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着力提高煤质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增强煤质检测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实效性。他们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结合检测实际,对采样、制样、化验及设备操作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操作使用标准进行重新梳理和细化,逐条向员工进行讲解,并结合检测工作进行深入剖析,促使员工养成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按制度办事、按章程作业的良好习惯。同时,他们将设备使用、维修知识纳入岗位作业中,使操作人员懂原理、懂性能、懂调试、会操作、会保养、会简单的故障排除,避免设备带病作业,确保化验结果的客观准确,为煤炭质量提供可靠的数据,以对企业和客户高度负责的态度,赢得信誉,持续释放增效潜能。(王晓丁 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