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南站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连接京广高速铁路与沪昆高速铁路的重要枢纽车站。自开通以来,截至今年6月30日,长沙南站累计到发旅客7.37亿人次,一举成为中南地区的区域性铁路客运中心。
助推长沙成为高铁黄金枢纽城市
今年6月8日,端午小长假放假第一天,长沙南站迎来客流高峰,累计发送旅客22.06万人,打破单日客流发送历史最高纪录。
从开站之初的日发送量不足3000人次到如今的20余万人次,15年来,长沙南站的客流发送量节节攀升。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长沙并不是湖南的铁路枢纽。直到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通车,长沙迈入高铁时代,长沙、武汉、广州三地进入“三小时高铁圈”。
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全线贯通,这条北接北京、南抵广州的高铁大动脉,让长沙开始享受到高铁的红利。
商机和客流随着飞驰的动车组一起呼啸而来,催生了跨区域的“城市圈”和“经济圈”,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
2014年,长沙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京广、沪昆两条高铁大动脉在长沙交叉成“十”字形,长沙一跃成为我国中部的高铁黄金枢纽城市之一。
之后,伴随着高铁版图的不断延伸,长沙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随着长沙南站每天旅客到发量急剧增加和车次增多,为满足需要,长沙南站进行了改扩建。2016年11月28日,长沙南站东广场正式开放,长沙南站进入东、西双广场模式,乘坐沪昆高铁的旅客,从东广场进站更方便。
沪昆高铁开通后,长沙南站的建筑面积达27.8万平方米,站台规模为13台28线,设有京广、沪昆两个车场。
长沙南站站房模仿山峦起伏,站台雨棚如水波荡漾,形成“山水洲城”独特的视觉效果。这座极具湖湘特色的高铁站,源源不断地迎送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
2023年,长沙南站到发旅客9900万人次,创建站以来全年到发人数最多的一年。单站客流量居中部第一。日均到发旅客约27.26万人次,为2009年开站时的19.6倍;日均开行营业列车314对,是2009年的9.37倍。
高铁的集聚和虹吸效应,也为城市未来发展打开了想象空间。长沙南站所在的黎托乡,曾经以种菜养鱼为主业的城乡接合部,升级为高铁会展新城,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极。
高铁改变了长沙在中国经济版图的位置。长沙成功将高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扩大长沙开放度,增强长沙吸引力,实现了长沙与全国各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加速流动,大众、三菱、博世、沃尔玛……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纷纷落户长沙。
助力旅客美好出行
客流量的丰富,为沿线城市的旅游资源和文化产业开发起到了极大带动作用。以高铁运行时间作为主要参考的“短途游”“周边游”,更是成为主流旅游方式。
为助力旅客美好出行,长沙南站不断优化旅服设备、增添智能设施,让旅客候乘体验更美好。长沙南站开设“湘遇长南·雷锋服务站”微信公众号,结合长沙南站官方微博,推行“线上线下+服务”;与湖南省旅行社协会座谈,推介旅游专列和互联网旅游团体票受理平台,探索“高铁+旅游”旅行产品;结合湖湘文化特色打造“高铁会客厅”平台,累计举办三期活动网上直播覆盖100余万人,推出“长沙至大湘西”等4条精品旅游线路,实行系列高铁游优惠政策。
为更好地服务旅客,长沙南站不断升级软硬件设施,致力打造温馨旅途。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实现三室合一,指挥生产智能便捷。在车站安检区安装了4个旅客自助寄递柜,进站口加装4块30分钟内车次信息显示屏,方便旅客快速查找候乘信息;在候车室安装免费充电台,全面提升旅客候乘体验感和满意度。
在候车室设立湘遇长南雷锋服务台,受理12306网站、电话、APP等多种渠道的重点旅客预约,提供协助乘降、便利进出站等贴心服务。开设“爱心通道”、设置“爱心专区”,对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开展爱心服务,提供购票、进站、候车、乘车、出站的全流程“接力服务”,保障旅客顺利出行。
车站同时联合属地地方政府组建志愿者联盟,完善重点旅客全过程服务。他们联合湖南省新华社书店,在候车室设立6个红色涂装的“雷锋书屋”展柜,旅客在候车时可免费阅读各类书籍。
车站还携手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在候车室打造常态化医疗服务点,安装了4台自动体外除颤器,暑运期间开展急救知识宣教及健康义诊活动,守护旅客生命健康安全。
助推长沙经济飞速发展
“到橘子洲看湘江北去,到火宫殿吃臭豆腐。”2024年春节长假,作为龙年春晚分会场之一的城市,“网红”长沙的黄兴路、橘子洲头、三馆一厅等地游人如织。腾讯位置大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国内城市人口迁入热度榜,长沙高居第7。
长沙成为了一座“一年四季没有淡季”的网红城市。2023年,长沙共接待游客1.95亿人次,同比增长43.99%。旅游业成为长沙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高铁成为了游客出入长沙的最佳方式。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让天下宾客来长沙追逐“诗与远方”不再遥远。沿着高铁去旅游,高铁城市圈崛起,投资高铁城市……高铁成为湖南发展的一个新引擎。
如今,从长沙南站坐高铁可直达全国23个省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长沙南站实现高铁、地铁、磁浮、公路客运等多种交通方式零距离换乘。网络购票、刷脸验票、候车环境和乘车舒适等众多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群体选择乘坐高铁出行。
“早上看西湖瘦美,中午登黄鹤楼,晚上看杜甫草堂”不再是梦想!1小时到武汉、南昌,2小时到广州,3小时到重庆、深圳,4小时到上海、成都、杭州、昆明,5小时到北京——长沙“12345”快速交通网正在形成。
从排队买票到网上购票,从纸质车票到电子车票,从顺序安排座位到自主线上选座,从人工检票进站到验证刷脸乘车,从和谐号到复兴号动车组……15年来,铁路迎来飞速发展,群众出行更加便捷舒适,体验越来越美好。
针对日益增长的客流,长沙南站按照集团“一线一策”精细化售票组织策略和“一日一图”运力资源配置要求,以全交路利用率为分析依据,开行前评估预测、开行中跟踪盯控、开行后分析优化的闭环管理,2023年全年兑现加开2157趟、重联1829趟,增加运能225万余个,全年高峰时段累计增加无座39.5万个,有效缓解了旅客出行压力。
长沙南站通过湘遇长南雷锋服务站服务品牌和高铁会客厅推介会,积极探索团体票营销模式,2023年全年共为70多家旅行社和200多家企事业单位办理500多笔共计3.65万张团体票业务,进一步方便了团体旅客出行,为助推长沙旅游发力。
长沙从“网红”进阶为“长红”,常住人口突破千万,跻身特大城市行列,人口集聚效应显现。以高铁为“媒”,长沙与京津冀、沪宁杭、粤港澳等区域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往来加速流动。以往身居中部的劣势成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长沙加速迈向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长沙南站这座现代化的高铁站,正以完善的现代化设备设施与人文服务的高度融合,助推长沙发展,展示出无限活力.(通讯员:唐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