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bar

让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记宜川县云岩镇副镇长、辛户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刚

让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记宜川县云岩镇副镇长、辛户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刚

统筹/田乐乐 惠智伟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主题曲唱到:“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当村干部是否真正担负起强村富民的职责,是否真正体现责任感,就看他是不是为老百姓谋利益。

冬日的陕北高原,寒风凛冽。12月11日,走进云岩镇辛户村,整洁的居民区,宽敞的硬化路,道路两侧栽植了各种树木和鲜花,美丽乡村跃然眼前。从曾经穷得叮当响的小山村到如今的小康示范村,辛户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村民们的话来说“这都离不开老张”。

老张,就是云岩镇副镇长、辛户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刚,曾荣获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特别贡献奖,2020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从我干上这个活儿,就是坚持‘活着干、死了算,使出最大能耐,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张延刚说。

“群众信任咱,咱就要为群众办事!”

“群众信任咱,咱就要为群众办事。”从1989年至今,当选村干部的32年间,张延刚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让乡亲们的生活富裕起来。

辛户村位于宜川县南部塬区。在30多年前,这里乡亲们的日子穷得叮当响。那时,大车上不了塬,小车进不了村,家家户户住在土窑洞,照明要靠煤油灯,吃水要到七八里远的沟里驴驮人挑,贫、苦似乎是他们难以摆脱的宿命。

变化始于1989年。这一年,刚满20岁的张延刚被选为村委会主任,村民们期盼着这位闯出名堂的“包工头”能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

初出茅庐,张延刚没有辜负乡亲们的期望,引水上塬、开山修路、通电照明,三年间他解决了村民生活的三大难题。然而,让大家都能“脱贫致富”的出路又在哪里?

穷则思变。经过深入考察,张延刚与村委会一班人认定:“只有发展苹果,辛户村才有出路,村民才能摆脱贫困。”

“种粮食一年到头都不赚钱,种苹果咋能挣钱?”“苹果又不能当饭吃。”“这么多人都种苹果,种下的苹果给谁卖?”一说种苹果,村里支持张延刚的人几乎没有,大家都觉得不种粮食改种苹果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

{3DA68208-EA6C-496F-B1CB-A4A7FEDA8929}.png

张延刚明白,要想说服大家,还是得带头示范。于是,他率先承包了村里50亩机动地,连同自家责任田一次性栽了60亩苹果,并带领群众人工平地400亩,全部栽上了苹果树。

几年后,辛户村率先成为云岩镇苹果示范村,建园质量全县第一。每亩苹果纯收入达到了2200元,比种粮的效益整整高了10倍。

看到效益的村民,纷纷开始栽种苹果树。张延刚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又立即为全村定了一个目标,每年至少新建果园300亩,家家户户有果园,让苹果真正成为群众的“摇钱树”。

针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残疾、劳力欠缺的农户,张延刚自掏腰包购买苗木,并动员全村村民,帮助34户困难群众建成果园960亩,其中部分困难户人均果业收入达到5万元,成为全村的“富裕”户。

在张延刚的带领下,辛户村实现了“弯道超车”。如今,辛户村人均年收入从不足500元到人均年收入突破4万元,从温饱问题无法保证到60%的家庭住进了“小别墅”,很多村民在县城购买了单元房,家家户户拥有了小轿车。

“我们村选对了带头人,所以大家也能跟着走对路子,过上好日子。”云岩镇辛户行政村村民袁鹏高兴地说。

“群众生活过得幸福,咱就高兴!”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令张延刚至今记忆犹新。“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激人奋发。回到工作岗位上后,我继续扎根基层,埋头苦干,带着大家把苹果种好、管好、卖好,让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张延刚说。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辛户村凭借苹果产业成为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并获得“延安市苹果第一村”美誉,但张延刚并不满足。他说:“不仅要考虑辛户村的当下,还要考虑辛户村的未来。”

为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苹果市场,张延刚组织村民成立了云辛果业专业合作社,建起了气调库、塑筐厂、选果线、果袋厂,带着果农“抱团”打品牌、闯市场,生产有机苹果,走上了“企业(公司)+合作社+基地+果农”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新模式。

在合作社的运作下,新理念和新技术换来了苹果产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辛户苹果”陆续进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市场,“云辛”苹果直营店遍布东南沿海城市,并成功打进香港市场,实现了由果园地头卖变为超市柜台卖、百姓小餐桌上位都市大餐厅。

“别看今年苹果市场低迷,但‘辛户苹果’不愁卖。果农的苹果早早就卖完了,每公斤价格3.1元至3.3元。”张延刚难掩自豪,“全村1200亩挂果园子卖了1400余万元,其中15户村民苹果收入超过40万元。”

{53474E1D-DFEA-4C29-ACF2-ABD155E51F34}.png

产业要发展,科技得先行。为实现多重效益,张扬刚建起了宜川苹果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引进了秦脆、瑞雪、红思尼克等17个新优品种,通过试验示范,持续改良果品质量,目前全村已完成新优品种改良1000亩。

今年7月份,为解决“今后果园谁来管、怎么管”这一问题,张延刚大胆探索果园托管服务,成立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统一生产管理、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物资供应的要求,精心谋划了优质农资直采直供、测土配肥、机械施肥、飞防作业、果品销售等专业托管服务。合作社一成立,村民便纷纷自愿入社,目前果园托管面积达到500亩。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两次抱回国家级荣誉的张延刚并没有止步,而是依旧像一只默默无闻的老黄牛,以更坚实的步伐耕耘着。“群众的日子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奋力擘画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让农村真正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张延刚说。(李文振)

 84eb12e5f621d30f11e4b45c6e1f9b6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