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安丘蔬菜出口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县级市第一。眼下正值当地蔬菜出口高峰,为畅通“出海通道”,这里打造了三大平台,给蔬菜出口带来新变化。
日前,在山东三涛食品有限公司,一批青椒正在装车,即将发往西班牙。2024年,公司首次向欧盟国家出口青椒。过去,企业一直想开拓海外市场,但摸不准、看不懂的出口标准成了摆在面前的难题。2024年,当地专门建设了国际农产品标准实时查询对比平台,引导企业按照出口目的地的标准来精准生产。
潍坊安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刘炳刚说:“在平台上能查询到52个国家和地区的1260余个农产品出口标准,像药残、添加剂、重金属以及微生物等定量标准,每一个国家是怎么规定的,我们要控制到什么程度,企业看了之后一目了然,农户种植也就有了依据。”
依托国际农产品标准实时查询对比平台,2024年,潍坊安丘食用农产品已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类达到2000余种。而针对频繁变更的外贸标准,当地还打造了第二个平台——预警平台。
2024年3月,日本针对进口大葱新修订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涉及10多项指标。而早在日本新规征求意见的时候,潍坊安丘专业团队就通过平台向生产企业和种植户发出了预警信息。
潍坊惠岗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超说:“我们早在去2023年9月就收到了预警。逐项比对,按照新的标准开展种植。蔬菜生产都是有滞后性的,如果我们对这个信息掌握不及时,可能会给我们的生产带来致命性的损失。”
与此同时,潍坊安丘还着力在蔬菜抵押难融资难上补短板。大姜是潍坊安丘出口拳头产品,每年有近百亿元现货贸易流转,但这类鲜活农产品很难融到资。
山东集优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金秀说:“以前像大姜这类资产在银行和金融机构看来都属于场外非标品,不能作为标准化资产和合格抵押物进行融通。我们就打破了这个惯例,将大姜转变成了标准化的金融产品。”
让大姜成为标准化金融产品的就是当地打造的第三个平台——集优惠农服务平台,通过仓单质押来解决融资问题。山东保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通过这个平台贷到了1050万元,解决了公司及其客户的燃眉之急。
山东保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治文介绍,大姜收购就是半个多月的时间,短时间内凑齐这么多的资金流有点困难,但是安丘的仓单质押贷给他解决了大问题。
目前,全国出口大姜有六成在潍坊安丘储存,在集优惠农服务平台上通过仓单质押解决资金缺口的已超过一半。
一系列精细化服务平台,助推安丘蔬菜出口高质量发展。2024年1至11月,潍坊安丘蔬菜出口额28.04亿元,出口量45.35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2.98%和21.7%。
在2024年11月15日召开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创新先行区建设试点研讨会上,潍坊安丘被授予“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创新先行区”。据了解,国家级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创新先行区共16个,潍坊安丘是全国首批、全省唯一获该荣誉称号的县(市)。
潍坊安丘现代农业享誉全国,在国内率先开展“双码”认证,安丘大姜等9类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数字农安”安丘样板荣获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城市百景奖,创建为全国首个良好农业规范整建制推进试点市。优质农品驰名海外,建立全国首个国际农产品标准比对研究中心,荣获农产品全球采购认证,农产品实现质量安全数字化追溯、安全承诺生产、安全监管全覆盖,现代化农业强市建设全面提速。先后培育出有出口实绩企业168家,其中77家获得国际认证,食用农产品出口品类2000余种,全省第一。2024年,大姜、圆葱、长葱出口量均占全国80%以上,蔬菜出口货值占潍坊市的55.9%,被评为全省农产品出口标杆县,农民存款余额增幅首次跃居潍坊8县(市)第一位。
日前,潍坊安丘农业农村局局长孙海龙表示,潍坊安丘将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发展思路,按照发展“开放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未来农业、数字农业”等“五个农业”的政策引领,通过创新搭建“智慧核芯”,推进实施信用监管机制和监管“网格化”工作,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和生态农场建设,吸引人才返乡、强化资金保障、精准谋划产业,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奋力谱写做强农业、促进共富崭新篇章。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