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我们都曾幻想过这样的数字生活:无需主动召唤,却能精准预判需求;不必繁琐操作,就能串联起生活的每一时刻,带来生活体验的实感提升。当服务从“被动响应”跃迁至“主动关怀”,当技术向更多行业、企业延展,未来的智能终端服务,将会像空气一样自然甚至无痕地融入你我每一个人的日常。
所幸,这样的革新已不再是畅想,而是正在不同城市、不同画面里诞生的生活实景。
早晨八点,正准备前往刘公岛的游客张先生解锁手机,桌面上小艺建议推出一张卡片:“刘公岛景点介绍:点击可查看/聆听语音讲解”
而在1800公里外的深圳爱康体检中心,刚做完胃镜检查没多久的李女士手机服务卡片,上面提示到:"胶囊胃镜影像已生成,初步判断无异常,点击查看完整报告"。
与此同时,杭州某互联网公司的工程师小王刚刚踏入园区,解锁手机便看到桌面上的打卡提醒服务卡片,一键点击完成考勤,轻松开启一天的工作。
自动、便捷、高度智能的服务体验,正在越来越多的场景里出现。
曾经需要频繁切换APP、手动输入指令的操作模式,正在被鸿蒙彻底颠覆。在鸿蒙的加持下,技术正在从冰冷的工具演变为有温度的陪伴者。
重构文旅新生态
威海,这座三面向海的山东城市曾因2个国家5A级景区和众多网红景点吸引着八方来客,却也长期困于"景点孤岛"的碎片化城市游玩体验。
刘公岛、火炬八街、布鲁威斯号等诸多景点之间距离较远,游客往往需要在携程、小红书、美团等多个平台切换,才能拼凑完整流畅的行程;另一边,小长假、黄金周等特殊时段景区人潮涌动,承载量屡屡突破峰值。如何整合文旅资源、打通数据共享,带给游客更智能、便捷的出游体验,是地方文旅发展的必答题。 直到鸿蒙的出现,如同投石入湖,激起文旅智能体验的涟漪。乐游威海(元服务)团队与当地文旅部门很快达成共识:与其让游客被动适应景点,不如让服务主动融入城市肌理。
2023年10月,这场始于技术碰撞的合作,最终催生了乐游威海(鸿蒙元服务)。
这个结合鸿蒙创新特性开发的元服务,犹如城市的“智能管家”:可以整合景区人流、天气、交通等22个维度数据,实时生成个性化路线,既满足游玩需求,又节省了大量的排队等候时间。
AI助手串联“游前-游中-游后”全流程,语音订票、基于POI智能推荐、智能防宰客预警等功能,更像一位随时在线的“地陪”,即使独自出游也能收获良好体验。
"以前是人找服务,现在是服务追着人跑。"乐游威海元服务项目负责人吴春芳如此总结,
首次接触鸿蒙,吴春芳发现共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据他分享,对比传统APP开发,鸿蒙元服务通过“一次开发,多端部署”核心能力和组件化架构,实现人效与资源利用率双重突破,“乐游威海”元服务开发周期和成本较传统APP降低60%以上。
近场推荐景点讲解
为确保POI触发精准度,华为工程师几乎跑遍了威海所有景区进行测试验证,风雨无阻,某次暴雨中,华为工程师在那香海景区冒雨调试设备,确保其顺利运行。这种对技术落地的极致追求,助力威海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全域无感触发”的鸿蒙生态智慧文旅标杆城市。
对开发者而言,鸿蒙元服务如同马良的神奇画笔。借助华为提供的文旅行业解决方案样板间的标准化组件,打通门票、导览、餐饮等200+服务节点,实现景区分流效率和收入的提升,极大地帮助文旅及景区部门通过数据进行智慧治理。
当技术服务于人文,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拥有更丰富、细腻的体验。正如体验过“乐游威海”元服务的游客在分享中说的那样:“来威海甚至不需要提前做攻略,手机里就有最好的导游。”
生命律动的数字解码
深圳市南山区,32岁的陈女士在体检过程中,手机屏幕便弹出服务卡片:“异常提醒:甲状腺结节”,在咨询医生建议后,马上增加了检查项目进行深度筛查。这份看似平常的提醒,实则是鸿蒙与爱康健康管理深度融合的缩影。
传统体检模式下,用户体检时颇为不便,需在线下多次向导检人员询问下一步该前往何处。而且,健康数据无法实时获取,一旦出现异常指标,难以及时进行干预。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客户体验,更使得健康管理难以形成完整闭环。作为国内领先的健康管理集团,爱康集团依托“医疗云”与鸿蒙生态融合,成功探索出一条创新路径,有效破解了行业长期存在的这些痛点。
鸿蒙的“实况窗”与“服务卡片”特性,让用户仿佛拥有一位随身的“智能健康管家”。当用户计划体检时,可以通过小艺对话查询到距离最近到爱康体检分院;踏入体检中心,实况窗便能实时更新体检进度和科室排队情况;异常指标经AI判断和专家诊断确认后,服务卡片立即弹出预警,并同步至患者手机,客户可以随时与咨询医生交流。
鸿蒙的“实况窗”与“服务卡片”特性,让用户仿佛拥有一位随身的“智能健康管家”
汪朝晖博士分享道,“爱康APP鸿蒙版在异常结果推送和消息通知方面表现出色,无需客户频繁打开 APP,就能及时获取重要信息,真正实现‘服务找人’的医疗体验升级。”举个例子,在体检过程中,一旦心电图结果显示该客户存在房颤风险,服务卡片便会立刻提醒客户,提示风险,提醒用户尽快就医。
爱康APP鸿蒙版无需客户频繁打开 APP,就能及时获取重要信息,真正实现‘服务找人’的医疗体验升级
这样精细及时的服务已经实现了体检全流程的覆盖。
检前,智能预约系统结合意图框架推送检前注意事项和预约分院信息,并通过花瓣地图规划路线;检中,实况窗显示最优科室顺序,规避排队高峰,服务卡片还可以提供关键操作指引,避免操作问题耽误客户时间;检后,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同步日常健康数据,结合体检报告由健管师定制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智能预约系统实况窗显示最优科室顺序,规避排队高峰
服务迭代、体验升级的背后,是开发者与技术平台的深度共创。
从开发者视角看,鸿蒙平台的标准化模块与轻量化开发逻辑提升了团队效率。汪朝晖博士说,依托鸿蒙操作系统5的分布式能力,通过"一次开发,多端部署",鸿蒙版爱康显著提高了开发效率,实现多终端统一化开发管理。
通过深度融合鸿蒙系统能力,爱康开辟了从单点智能到全场景智慧的转型路径。重构体检全流程,实现健康信息即时触达。同时,其“硬件+服务+AI”的闭环模式,正计划结合可穿戴设备与鸿蒙应用的无缝协同,实现慢病数据实时预警。
这一创新实践为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标杆,彰显了鸿蒙生态在提升服务效率与普惠价值上的巨大潜力。
展望未来,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医疗数字化转型将会达成的图景:让技术服务于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让健康服务真正融入生活脉络。
互联时代的新生态
会议室平板上显示"10分钟后与北京合作团队的语音会议已准备就绪,点击即可加入。"这是某业务负责人手机里的鸿蒙接入EMobile7后,他体验的第37次无缝协作。
一键入会系统日历
一键接入、来电提醒、跨端协同,动动手指就能让职场体验更加丝滑无碍,一场“办公革命”悄然发生
动动手指就能让职场体验更加丝滑无碍
三年前企业数字化浪潮初起时,泛微·易秒办总经理康渊炎就敏锐地意识到,移动办公不是选择题,而是生死题。根据艾媒咨询调查,96%的企业希望将业务部署到移动终端,93%的企业则希望全面实现移动办公。
彼时,真正实现全场景覆盖的企业不足两成。传统OA系统困在APP的孤岛里,员工可能需要在数个办公软件和多个网页界面间来回跳转。
当康渊炎看到鸿蒙"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演示时,他意识到这是破局关键。他发现随着鸿蒙操作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许多客户在招标的过程中,都提出了混合适配能力的要求,“尤其是许多中大型的企业,都会将是否有鸿蒙版本的应用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点,所以我们决定进行全量鸿蒙适配。”
在开发过程中,鸿蒙生态也展现出极强的易用性和开放性。“我们对鸿蒙提供的测试工具印象很深刻,它可以直接在PC界面进行模拟测试,非常友好。另一个就是鸿蒙引入的AI辅助编程工具,比如说有些代码我们可能不知道如何转化,但是将原本的代码提交上去,就会生成转化建议/参考代码,给我们提供思路或是可以直接使用。”
一份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搭载能力强、操作便捷的开发工具,就像精密仪器的组装说明书。
如今,鸿蒙版EMobile7已进化为"全场景敏捷办公引擎",日均处理跨端任务超百万次,任务流转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如今,鸿蒙版EMobile7已进化为"全场景敏捷办公引擎"
在深圳某科技公司的会议室,产品经理小张正经历着这场办公革命:创建会议后自动同步至团队成员日历,点击一键入会按钮即可直接加入会议;同事或者客户未知号码来电时,自动匹配APP内数据提示来电人信息;在手机端批注的文件草案,续接至鸿蒙平板时标注完全同步,如同使用同一台设备。
这些创新背后是鸿蒙分布式技术的强力支撑。康渊炎透露:"我们是从0开始的,但开发人员仅用了两周左右的时间学习,就能够正式进入了开发阶段。
当技术引领效率飞升,当协作突破物理边界,从金融中心到科技园区,从跨国会议到基层执行,鸿蒙生态正在重塑办公文明的底层逻辑。
康渊炎提到,在鸿蒙版EMobile7里,每位员工都会拥有一个定制的二维码,可以直接添加到桌面,只需一扫,就可以实现门禁系统、食堂等认证场景的“一码通”。还有其智能考勤功能,不需要员工再手动操作打开App,只要进入考勤范围,员工手机桌面就会推送相关卡片,一键轻松打卡。
这些看似微小的改进,实则是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共振——它不再让员工为"忘记打卡"焦虑,不再为反复的身份验证浪费时间,也让管理回归对员工境遇的关注与改善。
智能考勤,一键轻松打卡
这场办公革命没有炫目的科技光环,却藏着改变商业世界的力量。让数字技术成为提高效率的关键环节,一个更智慧、更开放、更协调的办公世界也将到来。
文旅、医疗、办公,三大场景的应用革新都让人看见鸿蒙的设计哲学:以强大的开放性与包容性降低创新门槛、重构人机交互,最终实现让技术服务于人。
当数字服务开始理解人的习惯、预判人的需求、融入人的生活,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科技温度的具象化。当万物互联的蓝图徐徐展开,我们终将与那个更懂需求、更懂生活的智慧时代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