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bar

“税务蓝”牵手“夕阳红” ——宜川县税务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暖心记

“税务蓝”牵手“夕阳红” ——宜川县税务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暖心记

统筹|田乐乐、刘锐锐

“小伙子,养老保险是在这儿缴吗?”8月11日上午,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站在陕西省宜川县政务服务中心税务服务区问道。

图片6.jpg

“是的,您要缴纳今年的费用吗?”宜川县税务局工作人员张杰立刻放下手头工作迎上前。老人叫张福祥,子女都在外地,自己又不会用手机缴费,特意赶来求助。

“别急,我教您操作。”张杰耐心指导,一步步演示。十五分钟后,张福祥老人成功缴费,脸上露出笑容:“这下学会了,太感谢了!”

这样的暖心场景,正是宜川县税务局优化服务的一个缩影。自2025年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中征缴工作开展以来,该局创新推出“三心”服务模式:组建“税务蓝”志愿服务队,深入乡镇社区开展“方言课堂”政策宣讲,让群众听得明白;设立“银发专窗”,为老年人提供全程帮办服务,让群众办得顺心;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便民举措,让群众感到暖心。

走街串巷送政策,算好养老“明白账”

上午九点半,云岩镇集市早已熙熙攘攘,摊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在热闹的人群中,一抹“税务蓝”格外醒目。

图片7.jpg

“叔,今年养老保险开始缴费了,您打算选哪个档次?”县税务局工作人员崔辰晖蹲在菜摊旁,一边递上宣传册,一边耐心询问。摊主李晓军擦了擦手,接过册子翻看:“我去年交的300元档,今年想多缴些……”

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工作人员冯洋掏出手机,点开养老金测算小程序,输入李晓军的年龄和缴费金额:“您看,如果今年交500元档,政府补贴75元,连续缴满15年,60岁后每月能领这个数。”摊主李晓军盯着屏幕上的数字,笑着说:“这么一算,比存银行还划算!”

这样的场景,在宜川县7个乡镇(街道)不断上演。2025年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中征缴启动后,县税务局联合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组建联合宣传队,税务干部负责讲解“怎么缴”,经办干部负责算清“领多少”,把复杂的政策换算成老百姓听得懂的“经济账”。

“缴3000元政府补300元,15年后每月能领400多!”在集义镇集义村便民服务中心,县税务局工作人员马鹏飞正用当地方言给村民讲解政策,手中的计算器被大家轮流传看。“缴得多领得多,长缴长得更划算!”他一遍遍重复着,直到大家点头表示明白。

除了线下宣传,县税务局还通过“宜川宣传”等公众号推送政策解读,制作通俗易懂的短视频,让群众在家就能了解缴费标准、补贴政策和待遇测算方法。

“以前总觉得养老保险是‘虚’的,现在看了实际测算,心里有底了!”丹州街道的张桂枝老人笑着说。

服务送到家门口,解忧暖心“零距离”

“叮铃铃——”上午十点,办税服务厅热线电话响起。

“喂,同志,我马上要60岁了,才发现中间有两年打工时忘了交养老保险,这可咋办啊?”电话那头,壶口镇村民赵志强语气焦急。

接到求助后,县税务局工作人员潘婷燕立即安抚道:“大爷您别着急,这种情况可以补缴的。我先给您详细说说需要准备的材料……”

针对赵大爷的情况,潘婷燕开出了“专属药方”:一份清晰的《养老保险补缴指南》,上面详细列明了补缴流程、所需材料和办理时限。在后续的跟踪服务中,税务人员还主动提醒赵大爷办理进度,最终帮助他顺利完成了补缴手续。

“这下心里踏实多了!”补缴完成后,赵大爷特意打来电话道谢,“你们税务干部的服务,真是既专业又暖心!”

这样的暖心服务并非个例。针对老年人、外出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县税务局推出了一系列便民举措:在办税服务厅设立“银发专窗”,配备老花镜、放大镜,安排专人“一对一”辅导;发放3000余份“代缴授权书”,子女在外地的老人可填写授权书,委托村干部或亲属代办缴费;组建“税务蓝”志愿服务队,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生存认证、缴费查询等业务。

在秋林镇宋家村的便民服务中心,村民宋宏刚看着手机上“缴费成功”的提示短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多亏税务干部主动上门提醒,还手把手教我操作,这下补齐了断缴的养老保险,以后养老就有保障了!”

除了线下服务,县税务局还利用大数据精准筛查未缴费人群,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提醒,确保“不漏一人”。截至目前,已累计提醒服务群众20000余人次,帮助补缴养老保险费30余人。

“民生政策要落地,就得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宜川县税务局局长冯文江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服务,让养老保险的‘保障网’织得更密、更牢,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文|李文振 张芳燕)

ca1f466d02e0fc5dee6995970f1de82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