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在现代人的眼里,闪耀的美丽钻石是爱情的象征。但很多人不知道,一颗钻石的背后或许浸润着无数人的鲜血。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拥有钻石这种天然宝石。其中,作为主产区的非洲有多达15个国家生产钻石,钻石产业也成为当地的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南部的博茨瓦纳还是非洲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钻石生产国。
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是非洲的美丽钻石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带着血色的阴影。一些军阀为了争夺钻矿展开内战,并奴役当地人民去开采钻石。钻石销售所得又被军阀购买军火,继续用以投入到战争中。罪恶的阴霾就这样残酷地笼罩着非洲的采矿业。
被迫劳动的矿工们首先要面对的是恶劣的采矿环境。地下矿工们通常在海平面下700米至1000米处工作,湿热难耐。他们还会不断地被压榨,每天十几个小时不间断的劳动,最后换来的仅仅是填饱肚子的食物,大部分的劳动所得都被矿场的拥有者所剥削。
钻石通过上游的原料商流入市场之后,经过加工制造商们的切割与抛光,就能锤炼出珠宝行业所认可的闪耀模样。在市场上,钻石的价值一般通过4C标准来衡量,即从颜色(color)、净度(clarity)、切工(cut)和克拉(carat)四个维度让钻石的价值得到最大保证。最后,下游的零售商再对成品钻进行珠宝设计,一颗“血钻”就华丽变为消费者们所追捧的昂贵宝石。
国际社会为了解决“血钻”问题付出了巨大努力。千禧年后,这些战乱国出产的“血钻”被几大天然钻石供应商联合抵制。虽然抵制“血钻”成为行业共识,但直到现在,仍有大量“血钻”通过非法渠道流入市场,这条血腥利益链条仍未彻底消亡。
只有推进透明、公平的钻石交易,真正提高矿工们的待遇,才能形成良性健康的行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