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bar

元宇宙,一个装满了概念的筐

元宇宙,一个装满了概念的筐

向治霖 | 2021-12-22 | 南风窗

在Shaan Puri看来,元宇宙就是这样一个时刻,“一个我们的数字生活变得比我们的物理生活更有价值的时刻”。

WAYB2ZP3WNBWBBQPG2IR6RWVMI 拷贝.jpg

元宇宙,正成为时下最俏的话题。在一众互联网圈或是创投圈里,开口不谈元宇宙,“冲浪”百年也枉然。上一次引发如此声势的,还是区块链。

如果想到2018年的“三点钟区块链”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元宇宙虽然披着全新的皮囊,但它的走红逻辑,是与区块链一脉相承的。

这不,区块链走红的2018年,被称为“区块链元年”,而当下的2021年,又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历数这些年,有VR之元年、物联网之元年、5G之元年……

噱头过于多,年份不够用,这是互联网的奇观。元宇宙这一概念的走红,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互联网行业已经逐步进入存量竞争的阶段,资本开始寻找下一个“风口”。以Facebook为代表的公司,将元宇宙视为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以期在其中得到新的增量发展空间。

那么,元宇宙究竟能不能成为下一代互联网?


元宇宙是什么

元宇宙,Metaverse,这一词出自赛博朋克小说《雪崩》。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描绘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数字世界—“元宇宙(Metaverse)”。

不过,Metaverse在当年译作“超元域”,显得不够酷。

在小说的描写中,彼时现实世界的人,都在“元宇宙”中拥有一个虚拟分身。并且,虚拟分身就像是现实地位的投射,两者已经不存在明显界限。

从单词上分析Metaverse,Meta-有“超越、元”的意思,-verse则是指“宇宙”。

所以,元宇宙最表层的意思,是指“超越现实宇宙的另一个宇宙”,又或者说,是“平行与现实宇宙的另一个宇宙”,简称为“平行宇宙”,科幻感更强。

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家对元宇宙其实也还没有达成共识。

在这方面,元宇宙与区块链,两者相似度之高,活脱脱是一对双胞胎。它们都在一夜之间成为“顶流”,这就导致,在概念红火之际,人人引颈相望,但还没有人说得清楚,它们究竟是什么?

但是在明星效应上,元宇宙作为后来者,显然是后浪推前浪。

回顾2018年,区块链走红时,拥趸的多是江湖草莽。到了元宇宙,它在元年里就迎来了数位大佬站台。

最大的大佬,自然是扎克伯格。

北京时间10月29日,扎克伯格创办的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宣布,公司将更名为“META”,与此同时,还为观众展示了元宇宙的发展蓝图。

根据Facebook的演示,未来的用户,将可以进入一个完全数字化的世界。在那里,通过元宇宙技术,用户能够突破物理的距离,去身临其境地参加千里之外的一场演唱会,或者聚齐天南地北的朋友。简言之,这是真人版的大型VR/AR社交平台。

当然,创造一个“与现实无异”的虚拟世界,并不是扎克伯格全部的野心,这不过是元宇宙的第一步。

在公司更名的创始人信件中,扎克伯格展望说:在元宇宙,你将几乎可以做到你能想到的任何事情,与朋友和家人聚会、工作、学习、玩耍、购物、创造……

因此,元宇宙最终的追求是,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融为一体。

按照设想,在元宇宙技术的时代,只要人们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

这听上去过于科幻,像是从《雪崩》中复刻而来。

有趣的是,《雪崩》本是一部反乌托邦题材的小说。这自然不会被扎克伯格的竞争对手错过,早在Facebook传出更名的消息时,Twitter的CEO杰克·多西就嘲笑扎克伯格,称其“反乌托邦”。

在国内,元宇宙的设想也不缺少抵制声。首先是科幻作家刘慈欣,他直言道,扎克伯格的元宇宙不但不是未来,也不该是未来。

刘慈欣的理由很简单,“元宇宙将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次内卷,而内卷的封闭系统的熵值总归是要趋于最大的。所以元宇宙最后就是引导人类走向死路一条。”

互联网领域的另一“大佬”、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也抱有相似观点,他表示,Facebook的幻想不代表未来,而是代表人类的没落,“如果大家都生活在虚幻的空间里,它不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真正的发展”。


gettyimages-1236188600-2048x2048.jpg

10月29日,扎克伯格创办的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宣布,公司将更名为“META”


一揽子概念

刘周二人的话,说是醒世警言也好,危言耸听也罢,但“乌托邦”的梦总是难以浇灭。更何况,对着元宇宙这样宏大的设想,从不会缺乏好事者。

硅谷的明星投资人Shaan Puri,曾在10月时总结出一套他自己的“元宇宙观”。经过罗永浩的翻译,这段话成为了元宇宙风口上的滥觞。Shaan Puri发问说,当下对元宇宙的理解,是像电影《头号玩家》似的一个虚拟空间,但这真的是事实吗?

“元宇宙不是一个空间,它是一个时间。”Shaan Puri的注解,又给元宇宙添上了玄之又玄的一笔。

据他解释说,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一个概念叫作“奇点”。意思是说,未来人工智能变得比人类还要聪明的那个时刻。

在Shaan Puri看来,元宇宙就是这样一个时刻,“一个我们的数字生活变得比我们的物理生活更有价值的时刻”。

Shaan Puri对“奇点论”作了诸多论证,他表示,数字生活变得更有价值,这实际上是自史蒂文·乔布斯开始的历史趋势,在这股趋势下,人们的生活中重要的部分,都在实质上地数字化。

例如,我们的工作场地,从工厂转移到电脑;我们的朋友,从现实转移到了线上;游戏呢,“今天,玩fortnite的孩子,超过了玩篮球和足球的孩子们的总和”。简言之,一切都在数字化,一切价值被搬到了网络上。

我们的关注力,渐渐离开了物理世界,转移到数字世界。久而久之,“奇点”到来了,元宇宙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随着“奇点论”,我们进入了元宇宙支持者们的历史叙事,这正是元宇宙叙事的全新特点。借此,以元宇宙的度量衡出现了,它想度量的,是整个人类历史。在这一个历史版本中,人类文明的进化被分为四个阶段:原始人、社会人、半数人,以及最终的数字人。

四个阶段中,原始人自不必说。社会人是指文明开化后、信息时代前,以“理性”为特征的人类社会阶段。“半数人”则指,人们一半处于传统的物理世界,一半处于虚拟的信息世界,也就是我们当下的状态。

“数字人”是怎样的状态?按照元宇宙叙事,那是“从动物性过渡到精神性,从实体到虚拟,是一个全新物种的人类”。这颇有些机械飞升的意思。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元宇宙的出现呢?Shaan Puri在他的总结里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像所有的事一样,它既不好也不坏,它就是一件事,一件非常不一样的事”。


Zr4zQeB2SdM2UTKk3Mjpvc.jpg

《赛博朋克2077》游戏画面


元宇宙会如何发展

“奇点论”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它从文明进化的角度,劝诫世人接受元宇宙的出现。似乎在历史进程面前,人类是没有选择的。

就算如此,那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答:元宇宙会如何发展,那个奇点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一个新事物的发展,往往会在诞生之后快速进入一个泡沫期,真正的稳步发展,还需要等待泡沫幻灭之后。此时此刻,问出上面的问题,无疑是在尝试戳破正在膨胀的泡沫。

然而可惜的是,目前为止,元宇宙的泡沫还没有膨胀到顶点。

从实现的角度看元宇宙,它不是一种技术上的创新,它的运行需要整合多种基础技术。

今年3月,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在纽交所上市,在招股书里,Roblox给出了元宇宙的八大要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时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

实现“八大要素”所需的技术,时至今日,还远远做不到扎克伯格在演示中自如的程度。

如身份、经济系统的关键技术—区块链。尽管今年GameFi的火热,让我们可以窥到NFT技术将来必定会成为元宇宙的基石之一。但是,元宇宙所需的交易量,是时下任意一条公链都承载不了的。

如低延迟需要的通信技术,时下最新的5G通信技术,只是降低了设备到基站之间的延时,要完全降低用户到元宇宙服务器的延时,挑战还很大。而就5G的发展现状而言,在消费电子领域,除“高速率”外,它还没有明显的感知点。而5G在工业上的应用才刚刚开始。

再比如“沉浸感”,这无疑需要AR/VR技术,技术概念已经出来很多年了,也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地。而终极的沉浸感,脑机接口技术,最为人熟知的是马斯克旗下的公司Neuralink的产品,目前,它也只能预测猪的行走轨迹。

以上所述,还只是元宇宙的“数字基建”和“硬件”部分。如果再谈到,像扎克伯格演示的那样,虚拟身份实现在不同场景的互通,那又涉及标准与协议一层。而这,并非几家公司的合力能成就的。

不仅如此,当下可见的技术短板,尚且看得到改进的希望。事实上,对落地元宇宙最大的掣肘,是那些看不见的制约。

诸如,多大的算力能够满足元宇宙要求的沉浸感?对此,我们有实现方案吗?如果“云计算”能够满足算力的要求,这一切还不太悲观。如果不能,最可期待的是“量子计算机”,但按照量子计算业内的观点,这恐怕又要等至少20年。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元宇宙既然是多个技术的整合,那么,它就会存在“木桶效应”。也就是说,支撑元宇宙的技术如有一项短板,就会令整个效果大打折扣。那么,今时人们的所思所想,只是另一个到不了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