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汉堡,空客生产线上涂有中国南方航空标志的飞机
2022年和2023年之交,在中国的沿海地带,出海抢订单成为一种潮流。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股大潮中,除了企业作为抢订单的主体之外,一些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也纷纷助力,不断组织和协助企业出海。
显然,除了民间自发的商业动机之外,在当下的特殊时点,抢订单还包含着更多的信息。
作为一个劳动力大国,出口对于中国来说一直都很重要,它事关就业。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要大幅提高居民收入,从根本上提振内需,增加其在拉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比重,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此种背景之下,出海抢订单无疑是中国经济的一种“阳谋”。我们需要出口,需要世界市场,需要在全球制造业的产业链条上扎出更深的根,需要在新一轮制造业竞赛开始之初,即快速寻找到有利的位置。
实际上,疫情这三年,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并没有停止。某种程度上讲,竞争反而更加激烈,甚至那些曾经将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发达国家,都早已开始抢订单。
全球贸易形势的变化,在很多方面,都超出想象。
另一种抢订单
这段时间,在全球抢订单最积极的,除了中国的制造业企业,恐怕就是韩国军火商了。
2022年10月,韩国国防部官员曾透露,当年前三个季度,韩国军火出口额已达130亿美元。此外,按照一些非官方的数据,整个2022年,韩国的军火出口金额有望达到200亿美元,出口品类包括了战斗机、主战坦克和火炮等。目前,东欧的波兰是韩国武器最大的采购者。
韩国总统尹锡悦明确提出,韩国未来要把军工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大力扶持。尹锡悦上任以来,已经在多个场合表达这一观点。在此之前,韩国的历任总统从未对军工产业有如此高的关注度。
韩国为何突然重视军工出口?这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外部因素不可忽略。2022年2月,东欧爆发的战争给韩国军工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纷纷向乌克兰进行武器援助,清空了原来的军火库。这些国家和俄罗斯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矛盾,需要保持军火库的备战状态,在援助乌克兰之后,产生了军火更新的需求。
另外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俄式或者说苏式武器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并不出色。一些人甚至认为,俄罗斯武器和西方武器几乎表现出了一种无法弥补的代差,早已全面落后,而不自知。当然,这种说法未必准确,俄罗斯依然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军事强国。
韩国军火商无疑从中看到了在全球军火贸易中对俄罗斯进行替代的可能性。而且,韩国的武器出口也有着一种“政治优势”。韩国的战斗机和主战坦克中,不少零部件都来自西方各国,但韩国和这些零部件供应国属于同一阵营,因此,韩国的武器出口并不会受到贸易限制。可以说,韩国的军火商现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备。
此外,也不能忽略韩国自己的内部原因。
2022年,韩国经济出了一件大事。这个国家开始出现了贸易逆差。按照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的数据,2022年韩国出口额为6839亿美元,同比增长6.1%;进口额为7312亿美元,同比增长18.9%。这意味着韩国创下47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也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韩国再次出现贸易逆差。
韩国的出口降幅不低。举例来说,半导体和汽车作为韩国的两大支柱产业,遭遇了众多利空。
半导体是全球工业之母,基本上所有的机电品类都会用到半导体。这也决定了半导体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中间品,它的景气与否,必然和全球整体经济的好坏高度相关。2022年,韩国半导体出口额出现了持续数月下降的罕见现象。
韩国的汽车业也不断面临压力。全球汽车业已从燃油车开始向电动车转轨,中美两国成为了主角,作为传统的汽车产业大国,韩国车商并没有成为全球的“造车新势力”。投向新能源汽车和相关产业的全球性产业资本,纷纷涌向了中美,而不是韩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韩国目前还没有像传统能源汽车那样找到国家的“比较优势”。
因此,在外部机会和内部压力的双重作用之下,韩国将军火作为了提振国家出口的一条新路。
为什么出口对于韩国如此重要?其实,不只是韩国,出口对于所有制造业大国来说,都很重要。
为何现在抢?
2022年11月,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中国。在随行的企业高管名单中,人们发现德国政府对随行企业进行了精挑细选,那些需要中国市场的企业都来了。除了传统的汽车、化工等出口大户之外,还有新兴的生物医药企业。
在生物医药领域,美国一直保持着全球领先的地位。作为传统的化学药强国,德国也一直希望在生物医药领域抢占制高点。任何一个产业的崛起,终归需要市场的哺育,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药市场之一,德国企业必然不会放弃。过去几年,中国生物制药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增速全球领先。
朔尔茨在中国的停留时间很短,但成果丰硕。和他访华同时,中欧企业之间签署了一份分量十足的协议,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将会向欧洲空中客车公司采购140架空客飞机,总价值高达1200多亿元人民币。空中客车是欧洲多国的合资公司,德国是重要股东之一。
德国抢订单的原因和韩国大同小异。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德国的贸易顺差为343亿欧元,但比去年同期减少了622亿欧元,可谓惊人的变化。
德国顺差降低的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出口下降,俄罗斯是德国长期的主要贸易伙伴,由于在东欧的战争因素,欧盟对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技术和产品的出口限制,直接导致德国对俄罗斯出口大幅下降。二是进口大宗商品的单价上升,同样是由于那场战争,德国开始限制从俄罗斯进口廉价能源,在全球其他地区寻找替代品的过程中,价格必然会有所上升。
无论是曾为东亚四小龙的制造业强国韩国,还是欧洲大陆第一工业大国德国,在出口承压的背景下,都成为了这一轮抢订单的主角。
实际上,出口和顺差下滑的数据只是结果,它们所体现的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变化,才是这些国家政界和企业界担心的事情。
以韩国为例,韩国制造业出口承压,固然有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不乐观的因素,但另一个原因也很重要。近年来,韩国的大型制造企业一直在重新于全球配置产业链。比如,三星公司在越南和印度不断投下巨资,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链成熟度远远低于中国。即便人工成本下降,但重新配置产业链的“调试成本”会很高,必然会在一定时间段内,影响产业的竞争力。
德国面临的问题则是,可能长期地丧失来自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在未来数年之内,化工、汽车等作为能源需求大户的产业,同样面临着要付出“调试成本”的问题。
于是,在疫情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尚未终结、未来经济形势并不明朗的时候,所有制造业大国都行动了起来,开始在全球抢订单。所有人都希望在雾霾并没有完全散去的时候,迅速切入竞争可能愈发激烈的市场,快人一步,即是棋高一着。
中国不容替代
海外订单对于中国制造业同样重要。绝大多数关心中国经济的人,一定会对“三驾马车”的分析框架烂熟于心,即投资、内需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大动力。
过去,投资主要包含了三部分,分别是基础设施、房地产和民企为主的制造业投资。目前,基础设施投资正在恢复,房地产也不断企稳,一些城市放松了限购,希望重振当地市场。和前两种投资更多地涉及非市场的驱动因素不同,制造业投资则完全是一种自发的民间行为。因此,必须产品有市场,民企才会在制造业继续扩大投资,否则必然影响到民企的投资欲望。
这几年,提振内需在拉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重要性越来越高。但消费由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当期消费欲望(和对未来经济的信心密切相关)等多种因素决定,是理性个体复杂而综合的决策过程。因此,提振内需无法一蹴而就,尤其在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它更可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此,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势必被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本轮的抢订单大潮中,沿海经济大省最积极,它们既是出口大省,也是中国区域经济的顶梁柱。目前,我国东南沿海5省市(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福建)的经济体量占全国总量的1/3以上,财政收入占比近四成,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更是贡献了近八成。
从疫情这几年的数据来看,这些经济的核心地带都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并且恢复很快。上海是中国经济的中心城市,也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龙头,到2022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GDP)已连续两年突破4万亿元。2023年,上海GDP增速更被预期在5.5%以上,恢复势头强劲。同样,广东、江苏、浙江和福建等经济强省的恢复态势也比较乐观。
作为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的主要空间配置地区,经济大省和直辖市的快速复苏说明,中国制造业的根基依然牢固。在全球制造业的产业链上,中国依然有着任何人无法取代的地位。
对很多行业的跨国企业来说,从成本、质量和效率等因素综合来看,中国依然是最优质的投资地。中国拥有着全球最高效的供应链,即便在过去的疫情三年,这种“中国优势”也从未改变。而且,在某些领域,中国的产业链地位反而得到了强化。这正是中国企业敢于迅速出海抢订单的底气来源。
不过,行动越快越好。近年来,全球产业链一直处在动态配置的变化过程之中,国际政治和贸易博弈、局部战争以及疫情等因素,共同加速了这种过程。所有的制造业强国都不能掉以轻心。
在本轮抢订单的大潮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韩国和德国这样的国家,以政府力量帮助企业抢订单,做得毫不掩饰,是一种习惯性并公开的政府行为。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官员在上台之前,本身即得到了企业界的经济支持,上任后帮助企业抢占全球市场,便是一种通行的回馈做法。
在透明的规则之下,日韩和西方企业在全球抢订单,往往会更大胆和公开地引入政府力量,政府官员对此也毫无顾忌,并全力以赴。另外,由于它们处于同一阵营,即使其国家力量介入,也较少遇到来自其他国家的政治阻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发达国家抢订单也可以抢得非常狠。
因此,“中国制造”果断出击,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