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过去几年类似,春节前几周,广东的利是文化又在网上被热议了起来。这次的关键词叫做“痛失广东市场”。
这次引起关注的事情,是网上流传一款利是封设计:红包上专门留了一个开口,可以看到里面的钞票面值,大概是与很多地方互相攀比和计算红包大小有关。结果不少网友嘲讽说,这种设计的目的真无聊。继而,大家又开始赞美广东人限定小面额,多封红包多派利是的习俗。
小面额红包和不攀比的“广东习俗”又一次得到了各地网友的赞扬。与此同时得到大家议论的,还有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回家过年”的话题。
把这些话题放在一起看,大家对过年节的想象,尤其是年轻一代对过年的期待,的确在发生变化。
我们今天常常会在过春节这样的节日的时候谈到传统。很多人指责年轻人不回家过年,不喜欢长辈的年节文化时,还会抱怨说下一代都不要传统了。但我们所说的传统,其实一直在变,尤其是在顺应着社会发展变化而改变。
春节红包本身,就真不见得是一件多么新的传统。
翻一翻故纸堆,初刊于晚清、记录北京民俗的《燕京岁时记》里就提到:除夕夜时,大人们会用彩绳穿起一串铜钱,放在小孩的床脚,谓之曰“压岁钱”。可见,至少在清末的北京,还没有如今很多地方那种到别人家拜年要给孩子一个大红包乃至比对数目攀比的习俗。
广东的“逗利是”,看起来也是近100年来才形成的习俗。检索收录19世纪末以来资料的“香港旧报纸数据库”,最早的“逗利是”报道来自1967年。当年的春节新闻中,有一条著名演员冯宝宝去找粤剧名伶任剑辉、白雪仙“逗利是”的报道。文中说冯“得利是盘满钵满”。看来她那时逗来的利是,也不见得都像今天广东人一样是小面额呢!
且大胆猜测的话,广东的过年利是“传统”之所以今天变得不强调攀比,一是因为人们“逗利是”的目标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友谊和人情;二是因为“逗利是”已经不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专利,而变为了朋友同事同行之间都能开展的交际活动。在发达的现代经济中,红包发得越多,单张的面额越小,越说明传统熟人社会之外的社交和人情需求在增加。
这样的红包习俗,今天恰恰符合了年轻一代对人情世故和传统节日的想象,也就成为了他们心中最适合自己一代人的“新传统”。
更不用说,在大城市工作的独生子女年轻一代,和家庭的互助关系确实也有所疏离。
对他们来说,万一平时生病、遇到困难、想找人倾诉,最能帮上忙的,很多时候未必是家人,反而是生活在同一城市的同事、朋友、街坊。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家”的意涵也向外延展。身边的“家人”有时候就和远方的亲戚一样重要,一个人自然也有更多照顾和陪伴这些“新家人”的需要。
对在外工作的年轻人而言,减轻传统社会人情世故的压力,有更多时间照顾自己身边的朋友,再好好放松,总结旧年,迎接新年到来,理应是“家”和春节的应有之义。
我们在讨论春节和年轻人的关系时,常常要么把传统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一定要年轻人接受和继承的东西,要么把年轻人看作是不需要家庭不需要温情的离经叛道的独处一代。
但年轻人对广东红包文化的追捧和向往提醒我们:大家需要的,只是一种更与时俱进,更有想象力,更能照顾到新一代人需求的年节文化。这是每一代人都想创造属于自己的新传统的需求的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