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bar

“取消自动续费”提上议程 ——专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安庭

“取消自动续费”提上议程 ——专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安庭

本刊记者 姚远 发自北京 | 2024-03-25 | 南风窗

隐蔽的同意条款、繁冗的取消程序,微小而不经意,倘若聚沙成塔,或许就是关切千万消费者权益的庞大困惑。

3月1日,一则名为“建议取消自动续费”的词条冲上热搜,像一粒石子投入安静的湖水,激起舆论的阵阵涟漪。

这是一则两会提案,来自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希肯国际文化集团董事长安庭。详细的提案中,安庭写道,如今的付费软件“自动续费”功能隐蔽性强、取消订阅困难、费用不透明,且存在一定的欺诈行为和订阅陷阱。他建议加强监管,取消强制性的自动续费功能,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

安庭告诉南风窗,他们在事先调研中发现,某消费者服务平台上关于“自动续费”的投诉记录,竟显示超过10万条。

他由此想到,“被‘自动续费’困扰的人群可能比这个数字更多,毕竟个体个案的维权成本太高,很多人不会选择去投诉”。

隐蔽的同意条款、繁冗的取消程序,个人账户中被悄悄扣除的每个月十几块钱或几十块钱,微小而不经意,倘若聚沙成塔,或许就是关切千万消费者权益的庞大困惑。

把从普通生活中发现的小小困扰,经过严密的调研、论证,递交给全国两会的平台,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七年以来,安庭坚持关心普通人真正关心的,去说普通人真正想说的。


提案来自日常

南风窗:你今年的提案,“关于加强付费软件‘自动续费’乱象监管治理力度的建议”,在两会还没开幕前就登上了热搜,你看见了吗?什么感受?

安庭:这个提案涉及的面比较广,我认为之所以能上热搜,最重要的是反映了民生关切,同时它还关系着互联网业态如何健康发展的讨论。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付费软件“自动续费”尽管涉及的是小金额、小问题,却关系千千万万用户对于公平消费的感受,积累起的数量是非常可观的。把它写进相关建议,积小善而致广大,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履职尽责的切入点。

南风窗:为什么决定把它写成建议,递交给全国两会?

安庭:我的家人、朋友,甚至我自己,都曾遭遇“自动续费”带来的困扰。扣费扣得莫名其妙,退订起来却很费劲。每个月的续费金额虽小,但积少成多,往往发现时已经花费了一笔不小的数目。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对智能手机等设备不熟悉的老年人,以及没有养成消费习惯的青少年,尤其容易吃“自动续费”的哑巴亏。搞不清楚谁扣的费、扣的什么费,对应的服务是什么,不想要了如何退订,经常是一笔糊涂账。

很多付费APP提供的格式合同条款,没有尽到“提示消费者注意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内容”的义务。繁琐的程序极大限制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退订续费服务隐藏得极深、障碍重重,经常要深入到软件的第四、五级页面才能完成。这其中还包括自动续费前不通知、默认勾选自动续费、提示文字故意使用浅色小字等套路。

但因为涉及的金额通常较低,个案维权的经济、时间成本高,操作性极低,很多人默默放弃了。所以,我们进行了相应的调查研究,经过论证,在两会上提交了建议。

南风窗:今年,你的另一个提案是关于“药品说明书全面启用‘大字版’‘简化版’的建议”,这个提案是怎么来的?

安庭:真的是来自生活。有一次,家中老人把药品说明书给我,让我帮着辨认上面的内容,我也看不清,再转交给旁边视力良好的年轻朋友看,对方还是很吃力,后来拿着放大镜才最终看清。我们拿起一粒米横过来放到说明书上,居然比2—3个字还长。说是“蚁字”,大一点的蚂蚁或许都比一个字大。

后来,好不容易看清用法用量后,我们又难于将毫克或克这些精密的计量单位换算成多少片、多少粒,只好跑去药店现场咨询。

从药店回家的路上,我看向小区里的千家万户,突然就想,药品说明书上的“蚁字”虽小,却是一个困扰几乎所有需要服用药物的普通人的大问题。

南风窗:据你们调研,药品说明书的字为什么都这么小?

安庭:我们对一些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了抽样调研,原因大体上有两个。一是厂家出于生产成本收益比的考量,试图在尽量小尺寸的纸张内塞进去更多信息;二是药监局对于药品说明书有强制规范,必须将几乎全部专业内容公示在说明书上,如果使用大字体印刷,一般小巧的药品包装盒根本塞不进去。

但是,普通患者真的需要读取这么多专业信息吗?我们发放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发现,超过95%的药品消费者最想要了解的是“适应症(即功能主治范围)”“用法和用量”“禁忌”“有效期”这几项信息,对“成分”“化学结构式”“药效原理”“毒理”“药品动力学”“执行标准”等过于专业化的信息表示无感。这些内容或许原本是给药剂师或相关医疗工作者准备的,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不仅造成信息冗余,还迫使说明书的字体变小,以至于难以辨认。

所以,我们最终将提案确定为“关于药品说明书全面启用‘大字版’‘简化版’的建议”,希望在药品说明书内容简化的基础上,让大字版成为现实,让药品说明书的不同版本更有针对性地触及普通患者与专业人士,大家各取所需。


提案应着重于解决实际问题

南风窗:选择怎样的提案带上全国两会的舞台,你个人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安庭: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标准是:国之大者,枝叶关情。

如果系统性地总结,我认为提案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把握好提案工作的本质特征。进一步搞清楚“提案”为谁而提?社情民意在哪里?专业性与“社会通识度”的关系如何平衡?

其次,抓住主要问题的主要方面。提案工作与通常的课题研究有所不同,不存在大量篇幅供作者论述,所以需要提炼升华主要内容,折叠压缩次要内容,剪除无效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思考。

最后,提案应当着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方法、策略步骤等,避免过于原则性的、笼统的表达。

提案工作重在关切度、预判力与可操作性。“伤十指不如断一指”,在有限的篇幅里锚定某一个或某一类的问题,集中发力。

南风窗:与会的委员代表,通常会更倾向于关注自己所在行业发展的难点痛点,你自2018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以来,早期递交的提案也是如此,更聚焦于文化行业的发展。但渐渐地,你的提案中会涵盖更多聚焦公共利益、贴近社会民生的内容,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安庭:与其说是“转变”,不如说是“涵盖”。

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的时候,我的第一份提案就是关于“研究推动文化产业成为第四产业的建议”。文化产业比较特殊,它并非可以简单适用于“一般服务业”的行业范畴。经济属性上,文化行业能涵盖、链接几乎所有行业。那么在提案方面,出于文化天然的向善视角,我会更偏向于聚焦公共利益、贴近社会民生的建议。

南风窗:往年你提交两会的各项提案,得到了相关部门怎样的反馈?

安庭:我想讲两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故事。我从小在北京中轴线鼓楼附近的胡同里长大,对这座城市的民俗讲究、文化传统有着深厚的感情。2018年5月,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首次参加十三届一次会议,会后不久,我撰写了一份有关“着力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居民‘原生态生活方式’保护”的建议。不到两周的时间,我接到了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参会通知,我被遴选为与会的唯一一个民营企业委员进行发言。

我在会上说,正是一方人,造就了名城名镇的一方水土。居住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里的居民,才是装在“特色建筑”硬件里的历史文化灵魂。人人都知道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苏杭的小桥流水人家、广州的大屋,但是谁来关注胡同里还住着谁,弄堂里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是否便利,广州大屋的居民是否还会讲粤语?

我的提案得到了与会领导和委员们的重视。这次座谈会后不久,住建部就出台了“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体检评估制度;明确了“对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不得违背群众意愿搬空原住民进行商业、旅游开发,在开发时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对个别破坏特别严重并整改不到位的,列入濒危目录,直至撤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称号”。

这份建言成果,就发生在会后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履职建言渠道之畅,建言成果效率之高,我想这体现了政协的工作风范与效率。

第二个小故事发生在2021年两会期间,我提交了一份关于“鼓励大中小学定期开设学农类实践课程”的建议,当时一经报道,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位居微博热搜榜榜首长达7个多小时。

后来,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德智体美劳中的“劳”字列入党的教育方针与理念,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纷纷根据自身条件,在中小学开设了或计划开设农业劳动类实践课程。

以上两个小故事,是我这些年来的提案工作得到的比较典型的反馈效果,而我绝大部分的提案也都得到了立案与积极回复。

南风窗:今年是你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的第七年,刚刚闭幕的这届两会,较往年来说有没有什么新鲜的感受?

安庭:一年之计在于春,每逢春天两会的召开,对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过去的履职做得再好,那么在新的一年里也都必然要重新踏上征程,从零出发。

很多人看到的是两会上党和国家的施政方针、最新动向,以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议案、提案。但其实很多工作早在春节过年以前、甚至更早的时间,就开始运筹、酝酿了。

新鲜或许意味着一种活力吧,意味着同理心、共情力的表达—对我来说,就是与党和国家同理共情,与社会民生同理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