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bar

用活“枫桥经验” 赋能乡村振兴 ——记宜川县云岩镇“以株代亩”预防化解农村土地纠纷工作法

用活“枫桥经验” 赋能乡村振兴 ——记宜川县云岩镇“以株代亩”预防化解农村土地纠纷工作法

统筹/田乐乐 惠智伟 李文振

近日,省委政法委、省委平安陕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表扬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的通报”,对82个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创新工作法的先进典型进行表扬并授牌,《宜川县云岩镇“以株代亩”预防化解农村土地纠纷工作法》获此殊荣。

 1712046574166.jpg

最近,黄河壶口瀑布西岸,山峁上春意渐浓,在宜川县云岩镇北赤村千亩新品种改良示范园,一条条钢绞丝将一棵棵苹果树、一排排挺立的水泥杆连接起来,始萌芽的苹果树沐浴着春光焕发勃勃生机。

每天早上到改良示范园里溜达一圈,是49岁的下北赤村组小组长崔永永雷打不动的习惯,“现在咱村就这一块好园子,701亩,主要得益于镇党委、政府在苹果产业改造升级中探索的‘以株代亩’分田法,今年的苹果树苗成活率高、长势也很好。”

崔永永所说的“以株代亩”分田法,是云岩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情施策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以株代亩”工作法,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发挥组织功能 因情施策——破解“工作合力凝聚难”问题

云岩镇是宜川产业强镇,更是苹果大镇,10.7万亩苹果园,占全县果园面积的三分之一,镇域农民95%的收入来自苹果产业。

 1712046611020.jpg

“历经30多年的种植生产,树体老化、品种退化、劳动力弱化及管理后继无人、机械化、智能化管理程度低等问题日渐突出,成了全镇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改造势在必行。”云岩镇党委书记杜云说。

2022年,宜川县启动万亩果业新优品种改良工程。云岩镇先行先试,改良果园4500亩,在太吉村、史村、堡定村建起3个高标准矮化密植示范园,其中史村的示范园被定为“飞天”苹果种植基地,苹果跟随宇航员上了太空。

改革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在推进苹果新优品种改良过程中,云岩镇遇到:群众思想难统一、力量难聚集、纠纷难调处等一系列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镇党委在充分发挥组织功能和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强引领、搭平台、建机制,因情施策,着力破解“工作合力凝聚难”的问题。

在工作实践中,云岩镇按照“川塬结合、强弱搭配、抱团发展、共同富裕”的思路,以省级标准化示范村辛户村党支部为牵引,成立“6+N”村联合党组织,发挥联动指挥、会商研判、协调推动作用,共同谋思路、求创新、破难题。

“由联合党组织牵头,建立了水泥杆厂、果筐厂、地布厂、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公司、劳务公司等经营实体,联农带农、合作经营,推动群众共同富裕、乡村全面振兴。”云岩镇副镇长、辛户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刚介绍说。

在果园改造中,北赤村组小组长崔永永发现好多地方的矮化密植果园里,除了水泥隔离桩,安装防雹网时还要专门栽水泥桩,既费钱又占地。承包过工程的他琢磨起这件事,设计了一个可以安装在水泥隔离桩顶端的不锈钢三脚架,以此承载防雹网。崔永永这一“专利”,很快就得到群众的认可。

“在果园改造、殡葬改革中,我们通过组织各村推选出德高望重、善于做群众工作、敢于创新担责的能人、贤人、致富带头人为群众代表,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上门入户讲政策、算账对比消疑虑、调处纠纷解心结,实现思想一致、利益一致的民心‘趋同’。”杜云说。

此外,该镇还建立镇“一把手”调度指挥、班子成员包片、科级干部包村、基层干部包地块的责任体系,分别成立包片干部为组长的工作专班,组建矛盾纠纷调处突击队,把阵地建在田间地头,吃住在一线,攻坚在一线,确保“问题不过夜,矛盾不出田”,形成了上下一心、干群联动、合力攻坚的生动局面。

立足资源禀赋 因地制宜——破解“土地纠纷化解难”问题

1月19日,在云岩镇北赤村新品种改良示范园里,一台大型农机隆隆作响,正在不停作业,不到半个小时,4亩多果园就翻耕完成。

 1712046657295.jpg

“同样是种苹果,差别也太大了。这就是农业现代化的优势,省时省力效果好。”果农李建忠感慨地说。

今年58岁的李建忠,种了半辈子苹果树,之前家里5.7亩果园已经23年了,苹果的质量、产量都跟不上,卖不上好价钱。去年政府不仅帮助他家平整土地重新建园,栽植了矮化密植树苗,进行科学管理,还给予每亩地享受1万元的贴息贷款政策,发展果园信心更足了。

过去,北赤村连片的606亩老果园,由57户村民经营,其中土地面积最小的一户只有4分地,有的农户4处苹果园“相见不相连”。

2023年,云岩镇指导北赤村对老旧果园进行升级改造,因破除了地界、平整和迁移了果园里的34座坟墓,606亩老旧果园经改造升级,变成了701亩,渗溢95亩。

“改造后的现代化果园全部种植矮化密植树苗,尽管行距拓展到4.5米,但每亩地可栽种110株苹果树。”云岩镇副镇长王延宁说,“按密植果园每亩110株果树计算,95亩可增加果树10450株,丰产期按每株果树收益200元计算,每年可增收209万元,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丰收。”

土地连片整治,推动产业振兴,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力保障。

面对长期存在的绺绺田、块块地等突出问题,云岩镇坚持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抢抓全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机遇,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探索推行“以株代亩”分田法,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打破“村界”“地界”“坟界”“路界”,整合资源,小田并大田,从源头上根治各类土地纠纷。

2022年初,延安圣祥农业开发公司看上了云岩镇堡定村1000亩老旧果园,打造农旅一体化观光采摘园。土地流转费用圣祥公司愿意每亩一年多掏160元,但园内65座坟成为合作阻碍。

为了不让一堆坟头“吓”走难得的产业发展机遇,云岩镇党委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发挥矛盾纠纷调处突击队作用,引导群众破旧俗树新风,村上统一规划建设公墓,实施迁坟腾地。

王缠平是堡定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殡葬改革的直接参与者之一。在他看来,要想推进殡葬改革,就得先解开群众心里的“硬疙瘩”,转变村民观念。

“政府首先要跟村民算好经济账和生态账。”王缠平说,一座坟头占一分地,一分地里能栽植11棵矮化苹果树,按一棵树年净利200元算,一座坟占用的土地能给村民带来2000元的损失,全镇5600座坟墓,一年损失达千万元以上。“通过算大账、算细账、算长远账,实行殡葬改革的好处和作用一目了然。”

“截止目前,全镇累计消除地界908条,化解纠纷226起,平整碎片化果园3750亩,渗溢260亩;迁坟117座、腾地12亩,化解纠纷28起;对地块间204条生产路统一整合,规划新建高标准生产路5条,彻底杜绝村间、路间、园间生产路引起的纠纷。”王延宁说。

坚持以人为本 因势利导——破解“群众利益维护难”问题

“东头有(付)五学70米!付天杰。”2023年5月13日下午,云岩镇曲洲村对新改造的果园进行重新分地界,65岁的付天杰用红色记号笔在最西头的水泥隔离桩写下这样一行标记。

 1712046688476.jpg

付天杰与付五学的果园由过去的地界变成“株界”,因两个水泥隔离桩间能栽七株苹果树,付天杰与付五学相跟着走到东头,在东起第五根水泥隔离桩上再次用记号笔写下:“向西有五学四棵果树”。

对平整的土地,云岩镇依据农村二轮延包合同,在确保农户原有确权面积不变的前提下,打破传统按亩分田“庄稼人”思维,依据群众统一认可的矮化密植果园栽植标准,栽植优系苹果树,数株分配,一户一田,果园之间由过去的“地界”变为“株界”,解决了绺绺田、块块地生产经营难及产生的各类矛盾纠纷。

“按亩分田是‘庄稼人’的思维,果农是以‘株’论英雄的。”杜云说,针对土地“分、建、管”矛盾纠纷多、群众利益诉求保障难等问题,通过“以株代亩”,依法科学分田到户,合作经营增加收入。

为了不让果农在产业发展的“老路”上打转转,云岩镇在持续推进苹果品种改良的同时,提出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操作、社会化管理的产业发展理念。

“在建园中,采取由村合作社统一采购水泥杆、定形杆及矮化苗木,并组织群众统一栽植,协调专项资金配套建设灌溉设施,实现了标准化生产、机械化操作、规模化发展。”云岩镇阁楼社区主任、镇乡村振兴工作负责人张妮介绍说,“通过标准建园、品种改良,盛果期每株果树年产值200元,亩均产值2万元、增收1万元以上。”

“过去我们的土地以地愣为界,大部分都是绺绺田、块块地,大型耕地机、多功能施肥机下不了地。现在大型机械进了果园,水管也通到了地中央,绺绺田、块块地整理成了几十亩、几百亩的高标准果园,务果比以前省劲多了,效益也增加了。”3月20日,与果园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云岩镇北赤村村民郝建发笑容满面地说。

同时,针对农村劳力不足、管理技术不优、生产成本过高等问题,云岩镇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合作社,推行“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对果园实行机械统作、物资统购、技术统管、劳力统招、果品统销,就建园材料这一项为果农每亩节约1244元。

从黄土高原“走出”的小苹果,挑起了乡村振兴的“金扁担”。如今,云岩镇开启了新一轮苹果产业革命“浪潮”,永宁、曲洲、辛户等村已连片平整老果园5000余亩,成为宜川县最大的矮化密植种植区。

“小田变大田,表面上是简单的重整与合并,实际效果形成‘1+1>2’的叠加效应。”云岩镇党委书记杜云表示,我们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以株代亩”预防化解农村土地纠纷工作法,全力破解农村土地纠纷难题,为奋力谱写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宜川新篇章贡献力量。

171204670988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