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消费习惯与新的贸易环境下,如何激活产业带最深层的毛细血管,如何推动民营经济最深层的活力,是决定当下我们如何发力经济的重要一环。
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始终在这个“民营经济第一城”的身上流淌,哪怕它罕见地陷入了经济负增长的时刻,民营经济的超能底蕴也在政企携手共进中再次展露。
我们评判一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应该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它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要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好的所有制。
一个深远影响历史的政治巨人,和一个大革命时期的革命中心,相互成就,值得我们反复回味。
时至如今,恐怕没人否定广州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也是个改造人、浸润人的地方。擦肩而过的鲁迅和郭沫若如是,后来的茅盾、巴金也是,任何一个在历史不同阶段与广州相遇的普通人,都是。
他那革命的一生,很少胜利,直到他遇上了中国共产党和苏俄。
这位傲骨铮铮、性情狂飙的思想者、革命者,最能深切体味知与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艰难与妥协。
朝鲜“三一运动”和中国“五四运动”爆发,列宁将目光投向东方。维经斯基、马林和鲍罗廷,带着共产国际的热望和苏俄的远东战略,先后来到中国。
这群青年逐渐从爱国知识分子,转变为积极的革命者。在行动中,他们也逐渐褪去稚气,摒弃孤身奋战,转向务实合作,聚集到革命统一战线前。
如今再驻足于三大会址前,人们也仍能透过它砖墙上的玻璃窗,瞥见百年前那场重要会议上激烈讨论国共联合的历史性画面。
在一个阶段里,敌友分明了:两党合作,联合苏俄,组建军队,发动农工,“打倒列强除军阀”,以武力统一中国。这便是中共三大。
从这次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国历史叙事的中心。
3000万辆的荣耀,背后是巨人、新王和过客的阴影。无论输赢,中国新能源车“狂飙突进”的一年都值得铭记。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展望未来,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已经隐然成形。
我们这代人关心的都是社会问题,我们的生活随着大时代不断改变,不断让我们考虑人生的意义。
中国提出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有着深厚的国际政治土壤。